服務熱線
0755-86218128
86218138
24小時在線咨詢
2022年08月25日
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答復了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0140號建議。對于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利用轉化能力的建議》,回復提到,在實際工作中,會同教育部、證監會等部門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推動樹立以轉化實施為導向的知識產權運營理念,持續完善知識產權融資政策,加大知識產權數據供給力度,促進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效益和信息服務水平不斷提升。
關于“大力加強知識產權利用和轉化”
(一)圍繞市場化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和轉化,我局聯合財政部支持37個重點城市開展運營服務體系建設,在重點產業、區域以及圍繞特色試點任務建設31個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中心),完善知識產權市場化運營服務鏈和生態圈,為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提供專業服務支撐。
聯合財政部實施專利轉化專項計劃,分兩批獎補16個省份,著力破解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利轉化難、中小企業技術獲取難的“兩難”問題。2021年,北京等首批8個獎補省份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利轉讓許可次數達到1.8萬次,占全國的68.8%,其中,向中小企業轉讓許可1.7萬次,占全國的70%,惠及中小企業超過6千家,占全國的68.1%,引導帶動作用初步顯現。
(二)圍繞資本化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和轉化,證監會完善各板塊制度安排,穩步推進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試點注冊制,并會同有關部門出臺《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將發明專利作為準確評價和衡量申報企業“硬科技”特征的重要標準。
2021年,科創板共有165家公司完成申購,融資2,115.99億元,有力支持具有關鍵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企業創新發展。
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試點注冊制改革順利推進,2021年共有199家公司完成申購,融資1,494.09億元,更好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發展。
新三板改革持續深化,截至2022年4月底,累計82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北交所發行上市,占比92%;4545家高新技術企業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占比67%,為優質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提供重要資本支持。下一步,將繼續推進科創板、創業板注冊制改革,提升資本市場服務科技創新和實體經濟的能力,積極促進知識產權產業化。
我局聯合證監會等部門指導地方規范探索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形成質押、租賃許可等多種證券化融資服務模式。截至2022年4月,全國共在滬深證券交易所發行65單知識產權證券化產品,實際募資158億元。聯合銀保監會等部門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入園惠企三年行動,深化與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戰略合作,開發知識產權融資專門產品,創新融資方式。
2022年上半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融資金額達1626.5億元,同比增長51.5%,惠及企業9760家,同比增長68.0%,其中1000萬元以下普惠貸款惠及中小企業6951家,占惠企總數的71.2%,同比增長111.7%。下一步,將持續完善市場化運行機制,擴大專利轉化專項計劃覆蓋面,健全市場化運營服務體系,活躍知識產權轉移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