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熱線
0755-86218128
86218138
24小時在線咨詢
2014年06月17日
近日,國務院法制辦就《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在《著作權法實施條例》規定的基礎上提高了罰款的數額,將罰款的倍數由非法經營額的3倍提高為5倍,將10萬元提高為25萬元,并增加了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執法手段,特別是查封扣押權。
為解決實踐中著作權的確定性問題,送審稿對著作權保護的權利客體、權利內容、權利歸屬和權利保護期等方面進行了修改。
送審稿將《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關于作品的定義上升為法律規定;將“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更名為“視聽作品”,取消相關權客體“錄像制品”的規定;增加“實用藝術作品”,賦予其二十五年的保護期;將“計算機軟件”修改為“計算機程序”,以文字作品保護計算機文檔。
送審稿對權利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主要修改有:將現行著作權法規定的十七項權利重新整合為十三項,取消修改權、放映權、攝制權、匯編權等四項權利,其權能分別由保護作品完整權、表演權、改編權和復制權涵蓋;將廣播權修改為播放權,適用于非交互式傳播作品,以解決實踐中網絡的定時播放和直播等問題,將信息網絡傳播權適用于交互式傳播作品;相關權部分,增加表演者的出租權以及其對視聽表演的獲酬權,增加錄音制作者對他人以表演和播放的方式使用其錄音制品的獲酬權,將廣播電臺電視臺享有的權利由“禁止權”修改為“許可權”等。
送審稿體現了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主要修改有:將現行著作權法關于視聽作品的權利法定歸屬制片者調整為當事人約定優先,同時增加了視聽作品作者的利益分享機制;確立職務作品的權利歸屬當事人約定優先的原則,同時針對不同的法定情形規定了相對方的權利;為解決在原件是作品的唯一載體的特定情況下,原件的滅失將影響著作權行使的問題,增加關于載體唯一性的美術作品的著作權保護規定。
此外,根據國內相關團體的要求和相關國際公約的規定,送審稿將攝影作品的保護期修改為作者終身及死后五十年。
另外,此次的送審稿中,為有效解決著作權交易過程中“一權二賣”的問題,切實保護合同相對方的合法權益,增加關于專有許可合同與轉讓合同締約過程中權利登記的規定,確保著作權交易安全。根據相關國際公約和社會各界意見,將現行著作權法五類著作權法定許可進行調整,保留教科書和報刊轉載法定許可,將廣播電臺電視臺的兩項法定許可合并為一項,取消錄音法定許可。同時明確規定法定許可的適用條件以及違反法定義務的法律責任。——本文由世紀恒程知識產權http://www.sjhcip.com撰寫